首页 > 解决方案 > 智慧水利 > 厦门才茂基于无线5G/4G RTU应用于智慧水利上的解决方案

厦门才茂基于无线5G/4G RTU应用于智慧水利上的解决方案

时间:2022-05-17 来源:

▋概述

新时代下,水利工作由原来的工程水利逐步过渡到现代水利,水利工作重心转到“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上来。信息化作为“水利工程补短板”的四大工程之一,需要围绕“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方针,对标“安全、实用”水利网信发展总要求,聚焦水灾害、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四大水问题,重点掌握和提供洪水、干旱、水工程安全运行、水工程建设、水资源开发利用、城乡供水、节水、江河湖泊、水土流失等九大业务和水利监督业务的全面情况,综合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和互联网+思维,实现“由上至下的法制化监管、由下至上的全民化监督、由浅至深的智能化应用、由始至终的常态化运营、由内至外的水文化弘扬”,能够有效破解新老水问题,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加快推进水利现代化。

图片19.jpg 

才茂通信作为国内物联网安全研究方向的领军团队,是较早的涉及水利行业开发和实施的企业之一,立足水利行业信息化的发展,结合公司自身的技术优势和水利行业经验,结合水利业务安全要求高、空间跨度大、野外作业多等特点,运用物联网等高新技术,提供了全面的智慧水利解决方案。  

▋水利信息化开展五大痛点

1、数据分散,不知道手上有什么数据;

2、数据不可用,准确性、唯一性、完整性、时效性无法保证;

3、数据不通畅、无法共享,数据壁垒严重;

4、数据价值有待深度挖掘,无法辅助指挥决策;

5、数据整合工作繁杂,不知道如何开展。

为解决以上痛点才茂通信以信息化为抓手推出智慧水利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全面保障数据准确性、唯一性、完整性及时效性实现数据资源的有效和安全共享为业务应用提供数据支撑为开展大数据分析奠定基础为多部门协同办公提供互连互通的接口。

▋系统介绍

不同项目针对性开发的“智慧水利”整套解决方案,由监控中心和各个水源监测点组成,各个水源监测点的数据采集终端可监视和采集水位、压力、流速等各种数据,供控制中心分析和决策使用,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引水质量,满足灌区的用水量的需求。

水利智能监控平台按照物联网的架构分为传感层、网络层、业务层,通过集成平台进行业务和数据的融合,并通过标准的控制指令进行设备进行控制,实现水利的智能监控。

图片20.png 

▋系统分布建设

1、摸家底落实现有系统、数据、网络、机房计算与存储资源情况;

2、建标准建设水利数据资源目录,及数据标准规范体系;

3、整资源整合现有数据,梳理共享数据清单,行政层面协调清楚并打通数据传输共享通道;

4、搭平台构建数据汇集、更新、交换及分析挖掘平台,支撑数据服务;

5、做服务通过开放各类专题数据服务接口,辅助支撑领导指挥决策。

图片21.png 

▋系统特点

1. 基于标准的物联网三层架构,易扩展、可扩容弹性大、稳定。

2.引入传感网安全机制,传感节点发送的信息经过加密,不容易被破解并利用;具有节点认证安全机制,不容易被仿冒节点。

3.实时监控功能强大,不仅能从数据上实时监控水位、流量等水文信息,还能够通过视频监控到现场的实际情况。

4.具备远程控制功能,能够远程灵活地控制终端设备的应用;

5.数据分析和告警功能齐全,能够及时地为用户提供警示情报和趋势分析。

6.系统界面简便友好,操作简单,采用地图、图表等多种形式向用户直观地展现用户需要的内容。

7.权限控制严密,能够对用户的操作权限和数据权限进行双重控制。

▋产品特性

图片22.png 

l 接口丰富 协议全面

RTU系列产品具备多达8路开关量/模拟量输入,6路计数器输入, 4 路数字量输出, 4 路继电器输出, 2 路 PWM 输出接口,支持RS232/RS485接口,可选TTL/422/USB/RJ45以太网/Zigbee/GPS接口;接口更加丰富,组网更加灵活。

除支持常用的TCP/IP通信协议外,同时支持标准Modbus协议,可直接接入各类组态软件或其他用户平台软件。

l 功能强大 性能稳定

多中心支持:支持双数据中心备份及多数据中心(8 个)接受数据,最大支持发送中心达256 个;

超大内存:FLASH64Mbits,SDRAM,256Mbits(不同型号内存不同),有超大的内存来缓存客户发送数据,同时接收超大数据包,数据不丢失;

▋方案总结

“智慧水利”是在水利信息化的基础上高度整合水利信息资源并加以开发利用,通过物联网技术、无线宽带、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与水利信息系统的结合,实现水利信息共享和智能管理,有效提升水利工程运用和管理的效率和效能。智慧水利”涵盖了水文、水质、水资源、供水、排水、防汛防涝等方面,是通过各种信息感测设备,测量雨量、水位、水量、水质等水利要素,通过无线终端设备和互联网进行信息传递,以实现信息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计算、管理、模拟、预测和管理。